新加坡每年3万多人拿PR,EP怎么申请永居?这8点要注意+最新资料清单
根据ICA数据,新加坡平均每年有超过3万人拿到永居身份PR。 那么,新加坡EP拿了多久才有资格申请PR?申请PR,有哪些影响因素?EP转PR,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今天,我们给大家梳理了一份详细的资料助你提高成功率。干货满满,请收好~ 注意:V5拿EP转PR申请资料。 一、拿EP多久才有资格申请PR? 1、新加坡平均每年超3万人拿PR 根据移新加坡国家人口与人才署《2024年人口简报》上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首次突破600万,达604万,比去年同期增加2%。 这不是因为生育率提高,而主要是“大感冒”后的经济复苏,劳动力需求增加,带动更多非居民人口的流入,他们主要是工作准证持有者和外籍帮佣。 非居民人口从2023年6月的177万人,增至2024年6月的186万人。新加坡公民则只增加约3万人达364万人;永久居民增加约6000多人,达544900人。 此外,从2019年至2023年,每年平均约有32600人获得永久居留权,获得批准的人数长期维持稳定。 图/来源于ICA,联合早报 2、拿EP多久申请PR? 按道理说,新加坡EP拿到手半年后,就有资格申请PR,但获批准率低,因为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 这就跟学校的“择优录取”一个道理,你虽然达到了起码分数线,但是不代表一定被录取。 首先,这个名额是有限的。按照ICA公布的数据,每年只有约3万多人拿到PR身份。 其次,虽然你已经很优秀了,但是“新加坡不养闲人”,能被录取的,自然是更优秀的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对PR的考量,是有一定审核标准的,有8个关键点要注意。 接下来,咱们继续上干货~ 图/来源于《2024人口简报》,联合早报 二、影响新加坡PR申请的8个因素 1、新加坡PR申请考核因素有哪些? 新加坡内政部长尚穆根说,ICA对PR申请者的考核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申请人在新加坡的居住时间、申请人与新加坡公民的家庭关系、经济贡献、教育资格、年龄及家庭状况、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在新加坡扎根的意愿。 上面咱们说了,拿到EP准证6个月就有资格申请PR,但是获批的概率很低,但也不是绝对的。 我们有个客户,家人/配偶是马来西亚人,他从EP转换PR身份,就容易很多。 普通人从EP转PR,最好是拿到EP两年后再去申请PR身份,以累积对社会经济贡献和社区融入度。 如果你想提高PR获批概率,下面分8个点,请务必牢记于心。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2、影响PR申请的8个因素 新加坡移民申请黄金公式 ①黄金年龄:25-45岁最吃香 新加坡偏爱”当打之年”的劳动力,45岁后难度加大,但特殊人才仍有戏。 ②学历不够?硕士来凑! 2023新规:本科以下不加分。拿本科的话,建议读新加坡硕士,以提升申请成功率。 ③六大黄金行业优先录取 农业科技,金融,绿色经济,医疗,IT ,海事。 ④薪资=实力证明 金融业月薪≥6000新币,其他行业≥5600新币 6000新币以上,可带配偶和小孩。 12000新币以上,父母也能长期居留。 ⑤拖家带口更吃香 全家一起申请PR,有助于提升成功率。 有娃家庭特别加分,新加坡急需优质新生代。 ⑥居住时长≈诚意指数 最好是拿EP后,住满2年再申请PR。多参与社区活动,增加你与新加坡的融入度。 ⑦双语王者优势大 新加坡偏爱中英流利的优秀人才,会方言(闽南/粤语)更受青睐。 ⑧爱心值拉满才够格 定期做义工/捐款,社区服务/环保项目/教育捐助。 *我们根据这8个条件,整理了一份便于记忆的口诀: 年轻有为高学历,黄金行业拿高薪; 拖家带口住得久,双语慈善全配齐!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
新加坡每年3万多人拿PR,EP怎么申请永居?这8点要注意+最新资料清单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