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准证不是商品,国籍身份不得出售!新加坡连破外劳诈骗案,最高获利13万新元
2025年6月,当手铐锁住洪某(45岁)的双手时,他名下两家空壳公司,T1和T2的印章已被法庭列为证物。(洪谋,T1,T2,为化名) 这标志着新加坡人力部三年来摧毁外劳配额诈骗链,已取得一定成效。从个体作坊到13家空壳公司矩阵,一场围绕工作准证的黑色暴利生意正在崩塌。 一、幽灵公司的暴利模式 四年套取13.6万新元的犯罪路径 1、精密布局的“纸上雇佣” 根据2025年6月19日国家法院庭审记录,洪伟霖团伙的操作呈现产业化特征: 虚假公司包装:T1注册为餐饮服务商,T2则伪装成科技咨询公司,二者均无实体办公地址,仅通过虚拟办公室维持“合法”外壳。 配额动态管理:每月监控新加坡人力部配额系统,利用餐饮业10%外劳配额上限(服务业为35%)的空缺位置“插针” 佣金分级体系:基础准证收费3000新元/人,加急办理费翻倍,四年累计签发准证45份(据13.6万新元赃款反推)。 2、三方共谋的犯罪生态 新加坡人力部2022年9月调查报告揭露了完整的犯罪链条:该团伙形成严密的三角分工体系。 资质提供方由洪伟霖担任,作为T1和T2两家空壳公司的法人,负责提供公司注册文件及外劳配额资源; 中介招揽方由许顺兴与谢荣强运作,二人专门伪造雇佣合同、薪资单等申请材料,并跨境招揽客源; 资金端则来自南亚国家的外籍申请人,他们支付每人3000~5000新元佣金换取非法滞留资格。 这种分工模式使犯罪效率最大化,洪谋每签发一份准证需向中介支付800新元分成,四年间三方共瓜分13.6万新元赃款。 量刑结果凸显新加坡司法对此类犯罪的零容忍:洪伟霖被判14个月监禁并追缴6.28万新元,两名中介分别获刑6.5个月与6个月,所有涉案外籍人士均被遣返并永久禁入新加坡。 法庭宣判时,法官敲下法槌强调:“工作准证不是商品,国籍身份更非标价出售的期货”。洪某的14个月刑期不仅终结了一条黑色产业链,更警示所有试图挑战新加坡移民监管红线的人。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二、产业化罪案升级 13家空壳公司背后的跨国网络 1、2024年特大团伙案解剖 根据2024年7月25日人力部公告,被控的五名新加坡籍男子构建了更庞大的犯罪矩阵: 行业覆盖策略: 13家空壳公司横跨制造业(7家)、清洁服务(4家)、贸易(2家) ,瞄准配额宽松领域。 层级化管理: 梁某(主谋):控制66份准证申请,通过境外账户洗钱; 沈某(技术支撑):伪造公司审计报告及雇佣合同; 郑某(执行层):安排外籍人员“打卡”应付突检; 暴利规模:按每份准证4000新元估算,该团伙年收入超50万新元。 2、外籍参与者命运警示 涉案的17名外籍人士中,10人已被定罪(截至2024年7月): 刑期:2周至2个月(视滞留时间及涉案深度); 经济代价:人均损失8000~12000新元(含中介费及罚款) 终身禁令:所有定罪者列入人力部黑名单,永久禁止入境新加坡工作; 对比案例:2025年1月秦某案中,20名外籍劳工因通过假公司XMF获取准证,不仅被遣返,更面临2万新元罚款/人,相当于新加坡普通外劳10个月薪资。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三、制度铁壁 新加坡的三维剿黑战略 1、刑罚威慑:鞭刑与跨境追责 个人最高代价: 虚假申报者:2年监禁+6000新元/项罚款(超6项可判鞭刑); 雇主连带责任:未保障外劳医疗住宿者,最高罚3万新元+1年监禁; 跨国协作:2025年胡捷福案中,新加坡与孟加拉劳工部合作,为57名客工追回39.6万新元欠薪。 2、技术封堵:芯片卡与数据围栏 2025年新规核心武器包含三项关键技术升级: WP实体准证卡(2025年7月1日实施):卡片嵌入生物识别芯片,外劳进入工地或宿舍时需通过闸机人脸验证。该设计彻底杜绝准证转借和伪造行为,人力部在试点中发现违规入境率下降92%; 承包商注册系统(CRS)认证(2025年6月1日生效):建筑企业申请外劳配额前,必须提交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工程记录及设备清单,由人力部评估其真实运营能力。新规实施首月即有137家空壳公司被吊销资质; 雇佣数据实时联网(2024年12月推行):企业薪资系统(Payroll)直连人力部数据库,系统自动比对外劳出勤记录与薪资发放流水,一旦发现“幽灵员工“(如薪资支付为零却持有准证者)将触发红色警报。 这三重技术围剿精准打击犯罪命脉,实体卡消灭身份冒用,CRS认证筛除空壳公司,数据联网则让虚假雇佣无所遁形。建筑业成为首批试验场,2025年第一季度因CRS未达标被拒的配额申请达2,415份,同比激增300%。 行业震荡: 建筑业首当其冲,因CRS认证已淘汰19% 企业(2025年人力部数据),包括多家涉嫌配额倒卖的公司。 3、全民防线:吹哨人保护与跨境预警 举报激励: 民众可以通过ESOL系统举报可疑雇佣,最高可获5000新元奖励; 外劳举报雇主扣薪,可优先转换雇主并获法律援助(2024年《客工公平雇佣修正案》)。 […]
工作准证不是商品,国籍身份不得出售!新加坡连破外劳诈骗案,最高获利13万新元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