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haibao

新加坡重拳打击偷税漏税与商业欺诈:骗公司571万过奢侈生活,被判监禁10年!

近年来,新加坡凭借其廉洁高效的形象和严格的法治体系,持续在全球清廉指数中位居前列。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法治环境下,仍有少数人铤而走险,通过偷税漏税、商业欺诈等手段牟取非法利益。 2025年,三起案件接连曝光——从骗取消费税到挪用公司巨款,再到炫耀式逃税,这些案例不仅揭示了新加坡对违法行为的“铁腕”态度,更为所有纳税人敲响警钟。 一、典型案例解析 重罚背后的法治逻辑 1、骗税38万新元,罚金飙升至116万 中国籍女董事贾女士(36岁),为维持公司运营,虚构交易记录,谎称其公司应获5.3万新元消费税退税,实际需补缴5485新元。 被告就公司从2021年3月1日至4月30日的会计期提交虚假资料,谎称税务局须退约5万3668元的税款给公司。事实上,应该是公司得支付税务局约5485元消费税。 最终,她被判监禁21个月并缴纳近116万新元罚金,相当于骗税额的20倍。 此案凸显新加坡《消费税法令》的严苛性——罚金可高达逃税额的40倍,且刑事责任与民事追偿并行。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2、挪用571万新元奢侈消费,判刑近10年 加密货币公司前员工何女士(32岁)利用职务之便,盗取公司571万新元购买顶楼公寓、豪车及奢侈品,被判监禁9年11个月,并因藐视法庭追加6周刑期。 控方指被告没有丝毫悔意,在接受公司调查时,起初谎称输错电子钱包地址,后来又试图归咎于“表哥”,而这个“表哥”根本不存在。 她透过多个电子钱包和银行户头进行转账来掩盖罪行,包括把钱汇给熟人、保险公司和购买奢侈品等。她在录口供时三次向警方撒谎,甚至向高庭撒谎。控方因此向法官建议判她坐牢至少10年。 此案不仅涉及《贪污、贩毒及严重罪案(没收利益)法令》,还因资产隐匿行为触发更严厉处罚,显示新加坡对商业欺诈的“零妥协”态度。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3、炫耀式逃税遭8倍重罚 一名女子在欧洲购买2.53万新元奢侈品后,通过绿色通道逃税2300新元,并在社交媒体分享“避税攻略”,结果被追缴税款并处1.8万新元罚款(逃税额的8倍)。 被告去年5月与家人和男友到欧洲度假时,购买不少名牌包、钱包、鞋子和手表,其间还收到男友在旅行时购买的一枚钻戒。尽管被告知道这些在海外购买的物品超出消费税减免限额,但她回国时未向关税局申报,并通过樟宜机场入境大厅的绿色通道入境。 被告后来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整个过程,包括逃税的手法。 类似案件此前亦有发生,如2024年一名男子通过“99对1”房产交易避税,最终面临最高2年监禁及罚款。 新加坡关税局明确表示,通过绿色通道即视为无申报,违规者可能面临逃税额20倍罚款及监禁。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二、法律框架与执法机制 为何新加坡“骗税难”? 1、严密的税收监管网络 新加坡税务局(IRAS)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定期审计,精准锁定异常交易。 2022-2024年间,IRAS追回偷漏税款超2.7亿新元,并对75家企业提起诉讼。 例如,殡仪服务商Roland Tay因三年少报226万新元收入,被追缴42.7万税款并面临128万罚金。 税务局的“主动稽查+举报奖励”机制(举报者最高可获10万新元奖励)进一步织密监管网9。 2、跨部门协同与高威慑刑罚 除税务局外,贪污调查局(CPIB)、关税局等机构形成联动。 例如,2025年2月,新加坡将30亿新元洗钱案中没收的28亿资产转入统合基金,并对10名外籍罪犯驱逐出境。 在法律层面,《防止贪污法令》规定,即便行贿30新元也可能面临3周监禁;《刑事法典》第165条则要求公职人员不得接受任何利益,违者最高判2年监禁。 3、文化与社会治理的深层支撑 新加坡通过“高薪养廉”政策与廉洁教育,从源头减少犯罪动机。 建国总理李光耀曾强调:“无法解释的财富即属贪污”。这种理念渗透至教育体系,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形成社会共识。 此外,新加坡高官涉贪同样严惩,如前部长易华仁因受贿38万新元被判12个月监禁,彰显“法律面前无特权”。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三、纳税人警示 合规避险的三大原则 1、主动申报,杜绝侥幸心理 新加坡对免税额度有严格规定: 普通物品境外消费超500新元需缴9%消费税,烟酒产品则无免税优惠。 2024年一名男子因携带超限香烟逃税87.3万新元,不仅货物被没收,5人被捕且面临最高6年监禁。 纳税人需谨记:无论是实体商品还是虚拟服务(如加密货币交易),均需如实申报。 2、合法避税与非法逃税的界限 新加坡允许通过税务减免政策合理节税,例如个人所得税减免(Earned Income Relief)和自雇人士抵扣项目。 然而,类似“99对1”房产交易的“灰色操作”已被明确列为违法。 2024年一对母子因虚假转让1%产权避税被起诉,面临最高2年监禁。 3、保留凭证,防范商业风险 […]

新加坡重拳打击偷税漏税与商业欺诈:骗公司571万过奢侈生活,被判监禁10年! Read More »

芬兰 EDUKO:2 年拿欧盟临床护士,中国学生职业新捷径

当国内护理专业毕业生还在为 “三甲医院事业编” 激烈竞争时,一群中国年轻人已另辟蹊径,通过芬兰 EDUKO 职业技术学院的临床护士项目,实现职业发展的突破。这个地处北欧的职业教育项目,正悄然改变传统留学格局。 一、学院介绍 芬兰EDUKO职业技术学院 芬兰EDUKO职业技术学院是芬兰一所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公立学院,是芬兰教育部和文化部授予的合法教育机构,也是Education Finland的认证会员。由科沃拉市和科沃拉成人教育基金会共同拥有。 学院拥有50多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经验,并发展成为该地区领先的成人教育机构。每年约有6,500名学生在学院学习,拥有大约260名员工。 培训项目侧重于提升现代职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学院重视学习的乐趣,支持学生实现个人目标。对于学院来说,每个学生都是有价值和才华的个体,他们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潜力和机会。 培训内容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如清洁、房地产和安保服务、飞机维护、电力、自动化和建筑、建筑和表面处理服务、社会、健康和教育、美发和美容护理、餐饮服务和食品工业、汽车技术和赛车、物流和仓储、信息技术、机械和金属工业等。 图/来源于EDUKO 二、项目8大优势 芬兰临床护士专业 1、护理行业需求稳定,职业长期发展 临床护士是芬兰及欧洲重要的医疗职业之一,许多从业者受雇于公共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行业发展稳定。随着欧洲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理人员的需求仍然较高,具备护理资格的人员有机会在相关机构找到合适的工作。 2、广阔的职业发展机会 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临床护士可进一步晋升为注册护士(RN)或专业护理从业者(如老年护理、精神健康护理、儿童护理等),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3、多样化的就业环境 具备国际认证资格后,临床护士可在医院、养老院、幼儿园、急救中心、康复机构、家庭护理等多种医疗机构工作,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的职业方向。 4、社会价值与职业成就感 护理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专业照护,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为社会医疗体系贡献专业技能。 图/来源于EDUKO 5、入学要求宽松,无需雅思 申请者无需提供雅思成绩,只需通过学校的笔试和面试即可获得入学资格,降低申请门槛。 6、英语授课,辅以芬兰语学习 课程以英语授课,并提供辅助芬兰语教学,学员可逐步提高芬兰语水平,增强未来在芬兰就业的语言能力。 课程无需参加传统的期末考试,只需保持积极学习态度,按时完成作业与实习,即可顺利毕业。 7、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模式 每位学员都会与导师共同制定个人能力发展计划(HOKS),确保学习内容符合职业发展目标。 课程涵盖职业规划和求职指导,帮助学员熟悉芬兰的求职流程,并学习如何撰写简历、面试等就业技能。 8、品学兼优的合格毕业生将获得就业推荐机会 在学习期间表现良好、态度积极并遵守学校规定的合格毕业生,有机会获得芬兰雇主的推荐,由Eduko的教师和招聘专家提供职业推荐支持,助力进入芬兰护理行业。 推荐不等于保证就业,最终能否成功就业取决于个人能力、面试表现以及雇主的录用决定。 图/来源于EDUKO 三、专业介绍 芬兰临床护士专业 芬兰临床护士专业,在欧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在芬兰从事人性化且有意义的工作。在社会服务、医疗保健和教育领域从事广泛的工作。 他们坚持共同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在他们的工作中,临床护士主要对客户或患者负责,但也对整个社会负责。该专业就业率高,就业范围广泛。 临床护士就业单位一般在医院、保健中心、家庭护理、幼儿园,救护车、康复机构、疗养院和住宅、支持性住房和所有类型的护理单位工作。 在芬兰,临床护士是具有受保护职业头衔的医疗保健和社会保健专业人员,合格的临床护士会被注册登记在芬兰国家福利和健康监督局(Valvira)系统里,授予社会和医疗保健基础学位。 课程不仅教授专业护理技能,还涵盖职业规划、求职指导和面试技巧,帮助学员熟悉芬兰的求职流程,更好地适应当地就业环境。 1、欧盟认可的职业资格 取得的护理资格证书受到欧盟认可,毕业生可在欧盟27个国家申请护理相关工作。 2、可申请官方支持的学生公寓,降低生活成本 学员可申请官方支持的学生公寓,相比市场租房更具成本优势,确保学习期间的居住安全与便利。 子女可随行,享受芬兰免费教育申请者的18岁以下子女可随行,在芬兰学习期间,子女可免费入读芬兰公立学校,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享受安全、优越的成长环境。 3、就业薪资参考 临床护士的起薪约为2300-3000欧元/月(具体薪资因工作地点、经验和雇主不同而有所差异)。 图/来源于EDUKO 四、入学流程 9个阶段,快速融入芬兰学习 1、报名 填写报名申请资料,交纳报名费,发送复习资料。 2、面试&笔试 在线笔试,在线面试,出考试结果,发放录取通知书。

芬兰 EDUKO:2 年拿欧盟临床护士,中国学生职业新捷径 Read More »

霸王茶姬60亿纳斯达克上市!茶饮出海,蜜雪冰城没吃到的饼,他上桌了

最近,中国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CHAGEE)以“CHA”为股票代码登陆纳斯达克,首日市值突破60亿美元,成为美股“中国茶饮第一股”。 这一事件不仅刷新了资本市场对现制茶饮的估值逻辑,更标志着中国茶饮品牌从“内卷”走向“外卷”,开启全球化竞争的新纪元。 一、霸王茶姬凭什么在美股上桌吃饭? 1、蜜雪冰城在香港上市 今年3月3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蜜雪冰城”)在中国香港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为“蜜雪集团”(02097.HK)。蜜雪集团每股发行价为202.50港元,募资净额为32.91亿港元。 上市当日,其开盘价为262.0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9.38%,对应总市值为987.90亿港元。截至当天上午12时,其股价一度达到283.6港元/股,总市值达1069亿港元。 图/来源于蜜雪冰城 2、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上市 4月17日,霸王茶姬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完成敲钟梦想,盘中股价一度冲上41.8美元,较发行价28美元暴涨近50%,但到收盘涨幅收窄至15.86%,首日收盘于32.44美元,最新市值60亿美元。 图/来源于霸王茶姬 3、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的区别 中国茶饮品牌的全球化野心早已显现。蜜雪冰城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下沉策略,全球门店数超4.6万家,但其海外布局以东南亚为主,且依赖低价策略和加盟模式,单店盈利能力逐渐被摊薄。 2024年,蜜雪冰城海外门店日均杯量下滑至97杯,而同期的霸王茶姬海外门店日均杯量高达1500杯,北美门店最高日营业额突破5万元。 两者的差距源于战略定位的差异: ①蜜雪冰城:以供应链为核心,主打“极致性价比”,但品牌溢价不足,难以突破高端市场。 ②霸王茶姬:以“东方茶文化”为内核,通过“原叶鲜奶茶”的差异化定位,将产品单价稳定在18~30元区间,并借助自动化制茶设备实现口味误差率仅2‰,形成“高端化+标准化”的双重壁垒。 更关键的是,霸王茶姬的全球化叙事直击资本市场的痛点: 2024年其营收124亿元,净利润25.15亿元,净利率20.3%,远超蜜雪冰城的18%。 于是乎,蜜雪冰城没有在美股吃到的“饼”,霸王茶姬却在纳斯达克成功敲钟,上桌“吃饭”了。 二、四不像的“霸迪星颜”?不影响它60亿上市! 霸王茶姬刚在市场推出来的那会儿,有人说,它的形象,好似“高仿”的星巴克头像,迪奥的VI风格,茶颜悦色的产品命名和叙事风格,这种新中式东方美学,到底像谁…… 资本市场对霸王茶姬的质疑从未停歇:“既不像喜茶强调第三空间,也不像蜜雪冰城专攻供应链,更不像奈雪绑定烘焙,它到底算哪门子新物种?”但正是这种“四不像”特质,反而成为其破局关键。 图/来源于霸王茶姬,星巴克,迪奥,茶颜悦色 1、产品逻辑:用咖啡工业化思维做茶饮 霸王茶姬从咖啡行业借鉴了标准化生产模式: 8秒出餐:通过自动化设备将制茶流程压缩至8秒,效率堪比瑞幸; 爆款策略:聚焦“伯牙绝弦”“万里木兰”等大单品,2024年爆款产品复购率超40%; 健康叙事:主打“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切中Z世代健康焦虑。 2、文化叙事:东方美学的全球表达 品牌将“茶文化”解构为可感知的符号: 命名体系:产品以“伯牙绝弦”“春日桃桃”等诗化名称传递东方意境; 门店设计:融合水墨、竹编等元素,海外旗舰店甚至引入茶艺表演; 会员体系:1.77亿“茶友”不仅是消费者,更成为文化传播节点。 这种“工业化效率+文化溢价”的模式,让霸王茶姬在2024年实现GMV 295亿元,同比增长173%,单店月均GMV达51.2万元,是蜜雪冰城的3倍。 图/来源于霸王茶姬 三、超级食物,24h营业,茶企卷出新高度 1、24小时营业?茶饮企业卷出新高度 2025年的新茶饮战场已进入“全维度内卷”: 时间战:霸王茶姬试点24小时智能门店,蜜雪冰城推出“凌晨配送”; 空间战:奈雪收缩大店转向“茶饮+轻食”小店,书亦烧仙草在东南亚开设“夜市主题店”; 科技战:自动制茶机、AI点单系统成标配,霸王茶姬甚至为加盟商开发“虚拟店长”管理系统。 图/数据来源于大众点评,壹览商业 2、茶企推出超级食物,刷新消费地平线 当国内市场陷入“9.9元价格战”泥潭时,头部品牌正通过“超级单品”重构价值认知: 功能性添加:奈雪推出“胶原蛋白奶茶”,书亦烧仙草上新“益生菌烧仙草”; 在地化食材: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引入猫山王榴莲,北美门店使用燕麦奶基底; 可持续概念:喜茶推广“可降解PLA杯”,蜜雪冰城试点“茶渣回收计划”。 3、没喝过羽衣甘蓝,不好意思说出来混过 2004年,美国医生斯蒂芬·普拉特在《超级食品处方——改变生活的14种食物》一书中,将超级食品定义为“富含健康营养成分,且通常热量较低的食品;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食品;有利于预防衰老和生活习惯病以及癌症的食品”。 虽然,但是,“超级食物”是对“某种营养元素很丰富的健康食物”的模糊统称,在科学上并没有严谨的定义。 2024年7月,喜茶推出夺冠纤体瓶。这款以羽衣甘蓝为核心原料、与奥运健康概念强相关的饮品,上市后迅速成为年度大单品,上线首月售出超350万杯。 随后,奈雪的茶、茶百道、乐乐茶等品牌跟进,推出相关产品,包装中“羽衣甘蓝”字样均占据C位。 到了2025年初,甜菜根(起源于地中海的草本植物,含有甜菜根素,呈现紫红色)和姜黄(一种草本植物,含有姜黄素,过往多被应用在药材中)接棒羽衣甘蓝。 这些创新不仅拉高客单价,更让茶饮从“休闲饮品”升级为“生活方式符号”。霸王茶姬招股书显示,其24小时营业门店、宠物友好门店的客单价较普通店高出30%。

霸王茶姬60亿纳斯达克上市!茶饮出海,蜜雪冰城没吃到的饼,他上桌了 Read More »

新加坡EP续签、PR申请,提升学历+选对行业+融入社会,这10条黄金法则让你少走5年弯路

今年3月,在新加坡拿EP准证的外国人超过20.5万,但真正能转永居的却像“挤地铁“——看着人多,能上去的总是少数。 今天这篇干货就带你扒一扒,EP续签和PR申请的10条隐藏规则,看完至少能少踩80%的坑! 1、EP续签生死局:学历不够硕士来凑 现在50%的EP持有者学历还在大专及以下?别慌!根据新加坡COMPASS框架评分要求: 首次申请EP和续签都要满足COMPASS要求,SAT 40分为及格线,公司和个人各占20分,个人的薪水和学历又各占10分。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是函授本科,赶紧读个一年制硕士,拿到学历和学位证书,续签时能直接多拿5分! 图/来源于MOM 实操指南: 专升硕选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新加坡校区,1年拿证还能认证; 读MBA选詹姆斯库克大学,学费低还能申请补贴; 注意要选能留服认证的学历,不然移民局ICA不认账。 2、黄金300天法则:住得越久越像新加坡人 你以为拿EP只是工作?并不是!ICA的评估表里,“居住时长“占20%权重。住够300天才是基本线! 那些住2年就拿PR的大神,都是把新加坡当第二个家——周末去东海岸骑车,平时参加社区义工,连驾照都换成新加坡的! 避坑提醒: 别为了省税,只住183天!现在查水电账单+手机信号定位; 申请前3个月把家属接过来,DP申请能证明家庭稳定性; 换新加坡驾照要考理论+路试,买题库,在SPF线上刷题稳过。 图/来源于SPF 3、续签确认新玩法:手机点一点就知道 还在跑人力部换卡?OUT了!现在续签成功直接看SG WorkPass,有效期自动同步到Singpass! 收到人力部MOM邮件通知时,记得检查个税缴纳记录,连续漏缴3个月,有可能被降级,或只能被动拿S Pass! 4、年龄陷阱:30岁是道坎,40岁是道关 25~50岁是申请黄金期?太天真!真实情况是: 30岁以下申请人,硕士学历+年薪6千以上成功率85%; 30~40岁申请人,必须年薪8千+有本地推荐信; 40岁以上申请人,除非你是金融科技/绿色能源大佬,否则建议直接走GIP全球投资者计划。 图/来源于EDB,联合早报 逆袭案例: 金融从业者王先生42岁申请,年薪12k+南洋理工MBA,被拒3次后第4次成功,关键是有前雇主(大华银行)的推荐信! 5、六大黄金行业:选对赛道躺赢 2025年最新政策: 农业科技:会蔬菜水培技术的直接加分; 医疗IT:有AI医疗项目经验的优先; 绿色经济:碳交易认证专家走快速通道; 海事造船:持有DNV-GL认证的工程师; 金融:持CFA三级+5年经验的; 数字媒体:网红/游戏开发者要粉丝超10万。 行业秘籍: 转行来得及,报读国立大学的相关证书课程; 参加行业峰会混脸熟,比如海事周的造船论坛; 在LinkedIn上更新行业关键词,让ICA评估官主动找你。 图/来源于MOM,联合早报 6、拖家带口申请:人多力量大 带家属申请不是累赘!DP准证家属的融入度占15%权重。正确操作是: 配偶考个WSQ育儿证书,带孩子参加社区活动; 申请前6个月让父母办LTVP长期探访准证; 全家买NTUC保险,医疗记录能证明稳定性。 数据说话: 带2位家属的申请成功率比单身高47%,特别是孩子在新加坡读书的,续签时直接多给半年。 7、义工不是摆设:要挑对组织 做义工要选新加坡官方认证的机构,比如: 新加坡心脏基金会(心脏复苏培训);

新加坡EP续签、PR申请,提升学历+选对行业+融入社会,这10条黄金法则让你少走5年弯路 Read More »

失业断供危机下,新加坡推出屋主就业援助计划,帮你找工作、还房贷、领援助金

当失业潮与房贷压力双重夹击,新加坡再次展现“民生托底“的决心。 4月15日,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与内政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费绍尔联合宣布,正式启动“屋主就业援助计划“(HJS),通过“就业帮扶+财务援助“双轨机制,为失业群体筑起房贷安全网。 这项计划不仅体现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精细化升级,更传递出“不让任何家庭因失业失去家园“的政策温度。 一、HDB和WDA联手 破解“失业–断供“死循环 新加坡建屋局(HDB)此次联合劳动力发展局(WDA)与全国职工总会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e2i),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援助体系。 具体运作机制堪称“精准施策“: 1、精准定位 通过公积金缴交记录、组屋贷款数据等政府数据库,精准识别出因失业导致房贷拖欠的高风险家庭。 2、就业特快通道 劳动力发展局的“职业联系站“与职总e2i的求职中心设立专属服务窗口,配备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职业导师团队。 为失业屋主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培训、行业转型指导等“一条龙“服务,重点推介物流、科技、医疗健康等高增长行业的岗位。 3、动态监测 职业导师每月跟进求职进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训计划,确保求职者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图/李智陞部长,来源于联合早报 二、严格限定与弹性空间并存 新计划并非“全民福利“,而是精准滴灌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 申请短期财务援助金的条件: 21岁及以上者*,且过去12个月平均每月总收入不超过5000新元**; 过去12个月内,曾在新加坡受雇至少6个月; 非自愿失业,例如公司歇业或裁员;因疾病、受伤或意外而被终止雇佣者; 居住于年值不超过3万1000新元的新加坡房产。 注:*公民可从4月中起申请,永久居民可从2026年首季起申请;**包括缴纳公积金前的花红、津贴和加班费。 图/来源于劳动发展局,联合早报 三、从“输血“到“造血“的进阶方案 新计划突破传统失业救济模式,创新推出“就业激励+财务缓冲“的双重保障机制: 1、积分制现金援助 首三月:每月完成10个求职积分(如参加技能培训得3分,面试2次得5分); 后续三月:每月完成5个积分; 达标者可获得阶梯式现金补贴,直接用于偿还房贷。 图/来源于劳动发展局,联合早报 2、四招解决房贷困扰 ①延期还款:最长可申请6个月分期付款延期; ②分期付款重组:将拖欠款项分摊至未来36个月偿还; ③利息补贴:政府承担延期期间的部分贷款利息; ④罚息豁免:符合条件下可免除逾期罚息。 这种设计既避免“养懒人“,又通过正向激励推动失业者主动重返就业市场。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四、职业导师化身“就业摆渡人“ “被裁员后,我投了50份简历都石沉大海,甚至怀疑自己的价值。“42岁的物流公司前主管陈先生坦言,直到遇到职业导师叶女士,他的求职轨迹才出现转折。 叶老师拥有12年职业指导经验,她揭示失业群体面临的深层困境: 1、心理冲击 约60%求职者存在“职场挫败感“,35%出现中度以上焦虑; 2、技能错位 传统行业失业者往往缺乏数字经济所需技能; 3、信息鸿沟 不熟悉新兴岗位招聘渠道和评估标准。 为此,职业导师团队提供“三阶辅导法“: ①心理重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恢复求职信心; ②技能重塑:定制3-6个月的短训课程(如数字营销、云计算基础); ③人脉对接:利用职总企业网络推荐隐藏职位。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五、预计惠及1200家庭 释放三重积极意义 费绍尔部长透露,新计划首阶段将覆盖约1200户家庭,若成效显著将扩大规模。该政策不仅具有现实救助意义,更释放深远的社会效应:

失业断供危机下,新加坡推出屋主就业援助计划,帮你找工作、还房贷、领援助金 Read More »

操作指南:对外投资备案ODI半年报,4月报送2024下半年,8月报送2025上半年

近日,上海市商务委开展“2024年下半年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半年报)信息”和“2025年(2024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年报”报送工作。 半年报与年报在内容及截止时间上的不同,以及年报在报表内容、指标口径、截止时间方面的调整,在此我们提醒您,填报范围内的企业予以关注。 图/资料来源于上海商务部 各对外投资企业: 按照《国家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实施规程>的通知(商办合函〔2019〕17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近期将开展2024年下半年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半年报)信息报送工作。 具体通知如下: 1、填报主体 在商务主管部门取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企业境外机构证书》并开展对外投资活动的境内投资主体。 2、填报日期 请于2025年4月1日至4月30日,报送2024年下半年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有关情况。另请于2025年8月2日至8月31日,报送2025年上半年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有关情况。 3、填报方式 登录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后,进入“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应用,选择“非电子钥匙用户”,依次点击网页左侧菜单栏中“业务类–备案(核准)报告–半年报–填报”进行填报。 根据《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实施规程》规定,填报半年报是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申报各类专项资金和扶持政策的前提条件,未履行申报半年报义务的企业将被予以通报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请各企业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 图/来源于商务部平台 4、重要提示 新版统计制度在报表内容、指标口径、截止时间方面均有调整,例如在核对更新境内企业信息与核对更新境外企业信息上均有新增指标,具体口径详见通知和填报说明。 5、注意事项 ①2024年度年报制度修订较多,请负责填报年报的人员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填报,弄清主要指标概念和计量单位后填报,切勿乱报、错报、漏报数据。填报过程中确实不明白的问题请及时咨询。 ②关于数据口径、系统操作等问题可参阅商务部“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网站的数据填报指南。 ③账号密码遗忘企业,可填写《系统账号密码重置申请》,加盖企业公章,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扫描为JPG或PDF格式,发送至服务邮箱,2个工作日内处理,技术支持人员每日定时统一进行密码重。 6、操作步骤 ①找到应用登录入口–企业端访问。 图/来源于商务部平台 ②选择用户类型,地方企业,选择“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非电子钥匙用户”。 图/来源于商务部平台 ③进入半年报填报界面,点击“业务类>备案(核准)报告”进入子应用。 图/来源于商务部平台 ④填写境外企业经营状态 点击“备案(核准)报告–半年报–填报”,点击任何一张表单,在弹出页如实填报境外企业的经营状态,并按照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未填写任何一张半年报告,则该境外企业经营状态可修改。 图/来源于商务部平台 ⑤企业填写报告 点击“备案(核准)报告–半年报–填报”。 《境内投资主体基本情况》《合规情况报告》《障碍情况报告》为必填表单,《经营情况报告》《产业链情况报告》及《合作区情况报告》仅出现在特定境外企业填报列表中。各企业无需自行甄别,填报列表中出现的所有表单即可。 图/来源于商务部平台 ⑥上报报告 待报表均填写完毕,点击“上报”,即可报送信息。上报成功后,此境外企业将不在此列表中显示。已上报成功的半年报告无修改操作。 图/来源于商务部平台 7、ODI的重要性 企业出海,为什么要做境外投资备案(ODI)? 企业出海需办理ODI,这是海外投资的法定程序,可确保合规性、保障资金安全、提升竞争力并享受政策优惠。其核心作用包括: ①规避违规风险,符合中国境外投资法规要求; ②通过风险评估辅助决策,降低投资损失概率; ③享受外汇管理便利,提高资金流动性; ④获得法律保障,维护境外投资权益; ⑤拓展全球投资机遇,实现多元化布局; ⑥积累合规信用,增强融资与国际合作能力。 通过ODI备案,企业能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战略升级,适应全球化发展。 境外投资备案DOI,是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定程序,确保投资行为合法,保障资金安全与流动,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形象,享受政策优惠,降低投资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关于中资企业出海,境外投资备案ODI,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上海商务部,金融监管局,发改委,综合公开新闻报道整理,侵删联系,转载须注明出处。 …… 陪创业,助增长 👇加V进入新加坡最大出海社群👇 往期推荐

操作指南:对外投资备案ODI半年报,4月报送2024下半年,8月报送2025上半年 Read More »

新加坡64岁退休,50岁以后还能干嘛?中年职场人迎来黄金第二春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今天,新加坡正以系统性改革打破年龄歧视,为中年及老年群体构建“终身就业”新生态。 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55~64岁新加坡居民就业率高达70.6%,65~69岁群体就业率亦达47.5%。 这个数字背后,是一套覆盖政策松绑、技能重塑、经济激励与社会支持的全方位体系,让“50岁仍是职场黄金期”成为现实。 一、年龄天花板被彻底击碎 新加坡近年来持续调整退休政策,构建弹性就业框架: 2024年,新加坡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人力部开支预算时宣布,劳资政三方已达成共识: 将在2026年7月1日起,再度调整有关年龄,即把退休年龄延至64岁;重新雇佣年龄则调至69岁。 1、新加坡退休年龄阶梯式延长 全国职工总会宣布从2025年1月1日起,将属下职员的退休年龄调高到64岁,重新雇佣年龄也相应调高到69岁,比全国计划提早一年半实行。 对于海外人士,持有WP准证,2025年退休年龄已提高至63岁,返聘年龄上限达68岁,并计划2030年进一步延长至65岁和70岁。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2、雇佣限制全面松绑 2025年3月,人力部取消外籍员工最长雇佣期限制,允许WP工作准证持有者工作至63岁,新申请年龄上限提升至61岁(非马来西亚籍)。 同时,企业若无法返聘达到退休年龄的员工,需支付最高14,750新元雇佣援助金,倒逼雇主保留资深员工。 3、弹性退休制度 员工可自主选择55-63岁间退休,退休金随延迟年限递增,最高可达2000新元/月,既保障生活品质,又缓解养老金压力。 新加坡人力部数据显示,本地年长员工就业率持续走高,55~64岁者仍在职场工作者的比率,从2018年的66.8%增至2023年的70%,同时期65~69岁还在上班的年长者,也增至48.3%。 目前在所有居民雇员中,55岁及以上者占超过四分之一。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二、新加坡砸重金打造“不老竞争力” 面对产业升级需求,新加坡推出多项“技能回炉”计划,让中年群体无缝衔接新经济: 1、40+技能重启计划 40岁以上公民参加培训可获每月300新元津贴,全日制深造者最高享7.2万新元/两年生活补助。 2、企业转型配套 雇佣3名以上本地员工的企业,可获1万新元数智化改造基金,用于云计算、AI技术应用,同步享受70%培训费用补贴。 3、行业定向培养 生物医药、半导体等战略产业获30亿新元注资,配套10亿新元研发基金,催生大量高附加值岗位,中年转业者可通过“就业技能计划”获得半年期职业培训与每月300新元过渡补贴。 典型案例:52岁的原制造业技工陈先生,通过“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转型AI数据分析师,官方承担其培训费用的70%,企业同步获得4万新元雇佣补贴,实现个人与企业双赢。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三、让企业“抢着聘用”资深员工 新加坡巧妙运用财税工具,将雇佣中年员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优选”: 1、高龄雇佣补贴加码 企业聘用60岁以上、月薪低于4000新元员工,可获最高8%薪资补贴,年龄越大补贴比例越高。 2025年新政更将适用年龄延至69岁,补贴上限提升至7%。 2、公积金CPF动态调节 55~65岁员工公积金缴交率2026年再增1.5%,既强化养老储备,又降低企业当期人力成本。 3、转型成本共担 企业为4000新元以下员工加薪,官方承担40%调薪成本,次年比例维持20%,直接缓解用工压力。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四、构建“无龄感”支持网络 超越单纯经济手段,新加坡从生活场景切入消除就业障碍: 1、以房养老创新 65岁以上长者可通过“屋契回购计划”将部分组屋产权变现,继续居住的同时获得养老资金,2022年超2860人借此增收4.29亿新元。 2、社区就业枢纽 全国设立活跃乐龄中心,提供职业咨询、岗位匹配服务,85%长者步行10分钟即可获得就业支持。 3、适老化改造 街道加宽、交通灯延时、地铁无障碍升级,让银发族通勤更安全便捷。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五、老龄化社会的破题样本 新加坡模式已显现多重效益: 1、经济层面 2024年本地居民劳动参与率攀升至66.4%,公民失业率仅2.9%,高龄员工贡献GDP增长率超1.2%。 2、社会层面 公积金制度让退休金平等化,月均18000元人民币的养老金水平,配合“自己存钱自己花”的储蓄逻辑,消除代际矛盾。 3、文化层面

新加坡64岁退休,50岁以后还能干嘛?中年职场人迎来黄金第二春 Read More »

月入3千不够花?新加坡理工学院毕业生普遍涨薪,选对专业直接躺赢

今年,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联合发布了2024届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引发广泛关注: 当下月入3千多新元的起薪,究竟能否支撑留学生和本地年轻人的日常开销?报告显示,87.5%的毕业生在毕业或完成全职国民服役后的半年内找到工作,其中54.6%是全职岗位。 这组数据背后,隐藏着哪些趋势和机会? 1、五所理工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 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公布2024年就业情况: 2024年,五所理工学院共10045名毕业生,其中7,614人参与了就业调查,反映截至2024年10月1日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约50%毕业生已正式就业,且多集中于本地中小企业与跨国公司; 48.9%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或准备升学,暂未积极求职; 对于2021届完成服役的8,939名男生,5,290人参与了后续调查,其中36.5%已就业,约63%继续深造。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2、高薪专业TOP3:人文社科荣登榜首 根据披露,各科系毕业生的起薪普遍上涨100新元。人文与社会科学系毕业生的月薪中位数最高,达3,038新元,较前年的2,913新元增长约4.3%。该系涵盖社会工作、学前教育、心理学、体育管理、中文等方向。 信息与数码科技系和卫生科学系并列第二,月薪中位数均为3,000新元,较去年均上涨3.5%左右。这一趋势显示,数字化和医疗健康领域对技术型人才需求旺盛。 *数据,图表,来源于联合早报,理工学院 3、薪资为什么涨?三大因素揭秘 新加坡人力资源公司仁立国际执行董事梁昌国博士认为,起薪增长反映了两方面因素: 一是企业在经济回暖期更愿意以高薪吸引优秀毕业生; 二是通货膨胀和同行竞争加剧,推高了整体薪资水平。 他建议,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 持续提升专业技能,如参加线上认证和专题培训;积极参与实习项目,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关注行业动态,把握新兴领域的岗位机会。 南洋理工大学究高级研究员梁振雄博士梁振雄说,收入不平等现象是全球趋势,要应对的挑战是: 如何让收入最低的20%继续获得援助,不被抛在后头。“我们的目标不是限制最高10%或20%收入者的成就,而是确保其他阶层也能把握一同上升的机会。” *数据,图表,来源于联合早报,MOM 4、什么是月入中位数?和平均工资有区别吗?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Singstat公布的《2024年住户收入主要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本地受雇居民住户月入中位数为101297新元,2023年的有关月入中位数则是10869新元。 报告指出,2024年,新加坡住户人均就业月入中位数为3615新元,较2023年的3500新元增长3.3%,实际增长0.8%。 注意,这个“月入中位数”,不是有些人口中的平均工资。因为,有的人,他们的工资是不用“被平均”的。 月入中位数,是将所有受雇居民的月收入按从低到高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与平均收入不同,中位数不受极端高或低收入的影响,能更准确地反映典型收入水平。 新加坡理工学院Poly,类似国内可以实现专升本,或“3+2”学制之类的,有人文社科,商科,艺术,科学专业。他们毕业后,拿到的证书,是受到新加坡用人单位和全球认可的。 你们那里的月入中位数,有多少? *数据,图表,来源于联合早报,Singstat 5、校企联手:实战实训+AI课程全覆盖 新加坡理工学院院长苏卫华表示,面对不断变化的职场需求,五所理工学院正加大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和双导师制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项目。 此外,理工学院已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并不断完善职业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6、案例分析:实习生如何抢占就业先机 对科技领域充满热情的南洋理工学院毕业生蔡禛耘(20岁),在校期间参加跨院“科技女生会”(Girls in Tech),通过校友和企业导师推荐,获得了一家网络安全公司的实习机会。 她主修网络安全与数码取证,实习期间参与漏洞测试、风险评估、渗透测试报告撰写等项目,展现出色能力。毕业前,公司主动向她抛出Offer,并资助她半工半读攻读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学士学位。 蔡禛耘分享道:“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和理工院生都很多。实习经历让我能在面试中用真实案例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赢得了雇主的信任。”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7、留学选专业必看:锁定新加坡未来热门领域 新加坡重点发展高价值产业,如人工智能、数码经济、绿色能源、医疗健康等领域,但目前人才供给尚未完全跟上需求。对于有意赴新加坡留学的学生,理工学院的学长、学姐建议: 关注新加坡产业政策,选择与AI、大数据、绿色科技相关的专业; 考虑人文社科、卫生科学等起薪较高的方向,兼顾兴趣与职业发展; 在校期间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学生社团和实习机会,积累实战经验。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起薪只是开端,持续进阶才是王道,选对专业,等于躺赢。 关于新加坡小学、中学、大学的留学教育问题,你还想了解什么?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新加坡MOE,Singstat,MOM,《2024年第三季劳动力市场报告》,《2024年住户收入主要趋势》,理工学院,联合早报,综合公开新闻整理,转载须注明出处,侵删联系。 …… 陪创业,助增长 👇加V进入新加坡最大出海社群👇 往期推荐

月入3千不够花?新加坡理工学院毕业生普遍涨薪,选对专业直接躺赢 Read More »

2025最新马来西亚公司注册攻略:类型选择+条件解读+避坑指南

随着东南亚市场热度攀升,马来西亚凭借地理位置、税收优惠和双语环境成为外资热门选择。 本文将详解马来西亚公司注册的核心要点,助您高效完成海外市场布局。 一、公司类型怎么选? 先看懂在岸与离岸的差异 在马来西亚注册公司前,需明确业务定位: 1、在岸公司(本地实体公司) 适用场景:计划长期扎根马来西亚市场、需实体运营或雇佣本地员工的企业。 核心限制: 外资持股比例受行业限制(部分领域需马来西亚籍股东控股); 海外员工的工作准证审批严格,需审核企业运营实绩; 合规成本较高(如年度审计、税务申报等)。 图/来源于pexels网 2、离岸公司(国际业务公司) 适用场景:以跨境贸易、资产配置或税务规划为主,不涉及本地实体经营。 核心优势: 注册流程极简,最快3个工作日完成; 无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可100%外资控股; 工作准证审批通过率高。 注意风险: 运营成本较高(年费高); 不可在马来西亚境内开展实体业务。 二、注册必知 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的核心规则 无论选择何种类型公司,均需通过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SSM)完成注册。 SSM是马来西亚国会授权的唯一法定机构,负责企业注册及合规监管。 注册SSM的硬性条件包括: 1、申请人资格 马来西亚公民或永久居民; 年满18周岁; 公司开业后30天内必须完成注册。 图/来源于pexels网 2、业务合规性 不得涉及非法活动; 需额外申请行业许可证(如餐饮、金融等)。 3、有效期与续期 注册有效期1年,每年需更新并缴纳年费; 逾期未续期将面临罚款甚至吊销执照。 三、公司类型详解 私人有限公司VS无限责任公司 根据《2016年公司法令》,外资企业主要选择以下两种形式: 1、私人有限公司(Sdn Bhd) ①特点 名称后缀为“Sendirian Berhad”或“Sdn Bhd”; 股东责任以认购股份为限,风险可控; 适合99%的外资企业。 ②注册条件 至少1名股东(可100%外资); 至少1名董事(需满足居住要求); 必须委任持牌公司秘书(由SSM认证)。 图/来源于pexels网 2、无限责任公司 ①特点

2025最新马来西亚公司注册攻略:类型选择+条件解读+避坑指南 Read More »

日本经营管理签PK高级人才签,哪个更适合你?移居日本的5大优势解析

日本的医疗、教育、科技等,在全球都是靠前的,因此,许多海外人士都想移居日本。 通常,他们选择的方式有,日本经营管理签,日本高级人才签。 这两个有什么优势,哪个更合适你呢?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了。 V5,拿【经管+高才签】评估资料。 一、为什么要移民日本? 5大核心优势解析 1、避险经济:全球资产配置的黄金选择 日元与美元、瑞士法郎并称“三大避险货币“,其背后是日本稳定的经济体系和强大的制造业支撑。 无论是“次贷危机”还是全球性金融震荡,日元始终是国际资本的“避风港“。对移民者而言,这意味着个人资产保值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双重保障。 图/来源于pexels网 2、教育优势:亚洲第一的升学通道 日本教育系统连续多年位列亚洲第一、全球前十,其优势不仅在于教学质量,更在于超高的性价比: ①0成本覆盖全阶段; ②幼儿园至初中全免费(2019年起实施); ③大学学费仅为留学生的1/3~1/5; ④名校直通车; ⑤持有居留身份可避开留学生竞争赛道,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顶级学⑥府录取率提升3~5倍; ⑦多语种培养优势; ⑧英语+日语双语环境,无缝衔接欧美名校。 3、育儿优势:官方帮你养娃 日本实施全球最慷慨的儿童,每月补贴: 0~3岁,15,000日元; 3岁~小学毕业,10,000日元/人; 初中阶段,10,000日元; 实际案例:三胎家庭每月可领取高达3.5万日元(约1750元),覆盖奶粉、校服等基础开支。 4、医疗优势:全民医保+长寿密码 日本蝉联全球最长寿国家(平均寿命84.3岁),其医疗体系堪称典范: 分级报销制度,承担比例,自费上限: 0~6岁,80%,无上限; 7~70岁,70%,普通疾病月薪1/3封顶; 75岁以上,90%, *隐形福利:救护车免费、单人病房0费用、癌症治疗五年生存率超80%。 5、安全宜居:全球最安心的选择 《2021全球安全城市指数》显示: 大阪、东京分列全球最安全城市第2、4名; 犯罪率仅为欧美国家的1/5; 食品安全合格率99.8%(厚生劳动省数据)。 图/来源于pexels网 二、日本经管PK高才深度对比 1、日本经营管理签证:创业者的黄金门票 ①核心优势: 无语言/学历硬性要求; 500万日元低成本启动; 一人申请,全家享同等医疗教育福利; ②申请全攻略(基础门槛) 注册资本金500万日元(可实际运营使用); 真实办公场地(20㎡以上独立空间); 商业计划书(需法务局认证)。 V5,拿【日本经营管理签证】详细评分表。 图/经管签法案,来源于入管局 ③续签要点 首签1年→续签3年→5年永驻通道; 关键指标:年营业额300万日元以上,雇佣1-2名本地员工。 ④适合人群 中小企业主;

日本经营管理签PK高级人才签,哪个更适合你?移居日本的5大优势解析 Read More »

en_USEnglish